4月9日,我国发布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分级测评结果,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节能降碳领域迈出关键一步,不仅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了科学参考,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《中国日报》记者从现场了解到,此次测评覆盖了12款市场主流纯电车型,从整车㊣能㊣效□□□、动力系统□□□□、空调□□□、补能四个核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。结果显示,8款自主品牌和3款合资品牌车型通过“一级能效”认证,达标㊣率✅超过90%。
中国汽研党委副书㊣记□□□□、董事□□□□、总经理刘安民指出,破局资源环境的约束性突出问题享界超级工厂□□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,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,新能源汽车的能效管理可以起到积极引导行业绿色发展的作用。
专家称,6000万辆一级能效纯电动车10年可节电28665万兆瓦时(相当于7962万户家庭年用电量),减少煤炭消耗8599.5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5381.6万吨,生态✅效益相当于5.7个长白山的森林碳汇能力。
本次测评结果由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联盟发布。该联盟由中国汽研与中㊣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发起,依托权威技术力量和标准化体系,围绕能效开发□□□、碳评价管理□□、测评认证等核心方向,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。
能效分级制度通过科学量化车辆能耗水平,不仅为消费者提供透明选购依据,也促进车企优化㊣技术路线。
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副书记□□□、董事□□□□、总经理刘江表示,能效标签如同“省电㊣成绩单”,一级✅能效车型每公里使用成本仅为燃油车的1/10,购车时“认准等级”即可实现“省电又省钱”。
对企㊣业而言,这一制度通过量化指标推动技术迭代,例如优化电池能量转换效率□□□、提升热管理系统性能等,助力车企从“参数竞争”转向“真实能效㊣竞争”。
此次能效分级测评结果的发布,既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答卷,也是迈向全球汽车能效标准引领者的新起点。
能效联盟表示,下一步将加快完善分级标准,拓展测评车型范围,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能效水平大幅提升,助力为全球低碳转型贡献“中国方案”。